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专业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专业简介
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广告行业需求,全面服务于“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东北振兴”。培养具有广告传播基础功底牢固、文化艺术素养底蕴深厚、数据应用技术水平扎实、设计创意思维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特色优势: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辽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
(2)聚焦红色文化新闻传播,特别是东北抗联革命精神文化新闻传播研究。以东北抗联革命精神文化新闻传播研究为主题,在革命文化新闻传播史、东北抗联革命发展史、革命文化新媒体传播、东北抗联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等领域形成专业发展特色。
(3)以“理论全技艺专”为培养目标,从创意角度出发,构建遵循新闻传播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凸显视觉表达与设计能力的应用型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4)大数据促进广告精准传播,人才培养保障企业发展。创新“广告+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广告专业人才的数据素养。依托教育部国家级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实践教学重点实验室,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广告学新文科人才。


专业发展史

师资力量
广告学专业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广告学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思政名师、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1人、硕士8人。13个省级以上专业领域专家称号,10个省级专业大赛指导教师称号。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课程思政的两大切入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工作要求)和地域红色文化。

专业教学与科研成果
专业教学方面,实施“一主”“两翼”“三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主”:以“四新”教育改革为主线深化“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批省级“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两翼”:现代产业学院:广告学专业获批辽宁省现代产业学院(抗联学院),校级现代产业学院(数字品牌现代产业学院)
创新创业体系:广告学专业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
“三业融合”:广告学专业建设中,突出“专业、产业、创新创业三者融合”,且坚持融入人才者融合培养全过程。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四进”和“五化”。四进:“专家进课堂、总监进课堂、学长进课堂、学生进企业”模式。五化:“案例化、项目化、竞赛化、实战化和多元化”教学方法。
六个模块的实践训练体系:创意与设计应用领域模块、集中实践教学模块、广告行业实习模块、全国性广告类大赛模块、创业项目规划及执行模块、毕业设计策划模块。



学生就业实践培养
专业根据毕业学生总结设置了毕业跟踪评价的7个核心指标: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吻合度、离职率、职业行业需求。
学生就业去向以广告公司、媒体公司、企事业单位为主,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专业就业对口率达90%。毕业五年,有80%学生成为部门团队负责人、企业合伙人及自主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