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推出各学院专题报道,旨在全方位展示学校审核评估的最新动态,展示近年来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战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推介各教学单位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成果和典型经验。

部门简介
体育部作为学校直属教学单位,承载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重要使命,主要承担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工作任务。在学校党政班子领导下,体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兴趣为引导”的工作理念,致力探索以体育人新路径。近年来,体育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体育部集体合影
强化党的全方位领导,持续深化内部建设
1.党建引领方向,凝聚思想共识
体育部直属党支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面领导方针,以党建为舵,引领发展方向,强化政治思想建设,铸就坚定的信念基石。部门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建设,确保“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运行,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深入地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特别是精心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及学校体育发展新要求的精髓,凝聚起全体成员的思想共识。在此基础上,体育部直属党支部引领部门员工站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体育在启迪智慧、滋养心灵方面的独特作用,勇担“为党培育英才、为国输送栋梁”的体育使命。
2.党建保障前行,强化党的引导
体育部深入践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上级文件精神,将党建引领作为部门工作的核心驱动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确保体育部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稳健前行,每一环节均经过严格把关,执行有力,质量卓越。为此,全面修订并优化了十余项部门关键规章制度,汇编成党建制度体系,构筑起一个以党建为引领航向、党员为先锋模范、制度为坚实后盾的高效工作机制。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强化了党的引导作用,更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源泉。

红色系列主题——重温党史
3.党建赋能发展,促进深度融合
部门明确树立了“俱乐部制”的工作主线,旨在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以体育人理念及服务师生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与指引作用。在此框架下,部门着重激发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效应,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健康辽科建设的蓬勃发展。更为关键的是创新性地运用党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实现了师生参与的全员覆盖,共同构建起一个兼具系统性、适宜性与实效性的体育教育生态体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生动诠释了“党建赋能发展”的核心理念,更极大地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体育事业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体育动能,为学校迈向新高度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体育智慧与力量。

田径赛事——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
坚守质保基石理念,全力强化保障效能
1.培育积极的体育质量基石,优化质量保障体系。
以人为本,以质为基。体育部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强健体魄和塑造灵魂为目标、以持续改进为根本”的质量保障理念,致力于培养“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质量意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严谨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管理布局,建立了多级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改进。
2.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强化师资团队建设。
体育部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人。部门注重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通过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结合教学情况组织教学比武,提供互相学习、锻炼的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目前,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
3.强化运动场馆建设,持续提升体育设施标准。
学校现有1个400米塑胶田径场(内含人工草皮足球场);风雨操场1个。包括30余块运动场,包括室内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健美操馆、乒乓球教室、武术教室、健身健美教室;,及室外篮球场、珍珠球场、网球场、轮滑场等,体育场馆设施条件超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要求。

俱乐部参赛部分照片
强化教学、课程与教研根基,推动双创教育与竞赛水平双提升
1.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拓展,全面满足学生体育发展需求
体育部始终坚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积极发掘并整合优质的体育课程资源,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体验。目前,我们已推出涵盖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及民族课程在内的19项教学项目,旨在全面满足本科生群体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同时,针对体质较弱或有伤病的学生,我们特别设计了健康班课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平等地享受体育教育,实现体育教育的公平与包容。在教学与课程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包括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充分展示了我们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的实力与成就。此外,我们还成功申报了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省级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为体育教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2.加强教研与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在教研方面,体育部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成功申报了省级一流课程2项、校级一流课程2项,并在校级课程建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同时,我们还注重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共有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有效提升了体育课程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导向作用。此外,体育部教师还积极撰写专著与教材,目前已出版专著3本、教材1本,为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专利发明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共获得专利发明17项,为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省一流课程学员参赛瞬间
3.推动双创教育与竞赛提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双创教育与竞赛方面,体育部积极承办并推荐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与体育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22年以来,我们成功承办了4项校级大创竞赛,并指导学生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项。同时,在国家级与省级运动竞赛中,我们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充分展示了体育部在竞赛组织与训练指导方面的实力与水平。

俱乐部参赛图片
此外,我们还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调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在各类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国家级与省级奖项的殊荣。同时,我们还荣获了国家体育总局啦啦操二星级俱乐部的称号,进一步提升了体育部的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
深化综合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持续推进浸润计划优化
1.革新思维,引领综合改革新方向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部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不断革新工作思维。我们实施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管理与专业紧密结合、体测与决策科学互补等策略,强化了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了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构建了系统性、适宜性、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深耕浸润计划,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新亮点
体育部紧跟国家步伐,积极投身于体育浸润计划之中,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我们连续获批辽宁省教育厅《体育浸润计划》立项,并荣获先进集体称号。同时,我们迎来了本溪市首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基地在我校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我们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3.赛事展风采,民族传统体育成果丰硕
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校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勇创佳绩,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38枚、铜牌47枚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外,我们还注重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日常体育教学之中,通过开设特色课程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授课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