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基础》——省一流课程系列展播(55)

作者: 时间:2025-03-29 点击数: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数字测图基础课程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并能使用计算机绘制数字地形图及其他各种工程图纸,具备测量与绘图、计算等基本能力,遥感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初步具备测绘、遥感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的能力,培育学生按章操作、精益求精、严谨务实、依法测绘、团结协作的职业岗位精神,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特点,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上实验、课下开放实验室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外业测角、测边、测高程、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测绘工程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解决测绘、遥感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能够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的全过程,具备测量、绘图、计算等基本能力,能够正确进行地形特征点的采集工作,将全站仪的数据正确的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具备绘图能力,能够掌握南方CASS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地物、地貌的绘制与编辑,图面的编辑整饰,检查验收。

课程目标3: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了解测绘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应该履行的职责。

(三)课程设计


图1.课程总体设计框架

课程建设历程

(一)课程大纲建设。2011-2018基于岗位需求调研,构建系统前沿且实用的课程体系。2019级开始,推进思政内容进课堂,注重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以专业技能传授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提高思政教育精准度和实效性。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工匠精神”、大国工程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遵规守纪、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课程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实践技能得到提升。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2020年-至今,依托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数字测图基础》网络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不断丰富在线资料和学习视频,访问量超过38万余次。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程PPT课件、作业题、教学视频、案例库等。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网: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7442101.html 

图2.虚拟仿真教学
课程创新与特色

(一)课程持续改进,优化教学资源

2019级开始,推进思政内容进课堂,注重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工匠精神”、大国工程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遵规守纪、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测绘工程专业于2022年3月申请1+X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成为试点院校。2022年7月,徐婷主持《基于1+X证书制度的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立项;参与2023年辽宁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机制研究与实践》;2023年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以产出为导向的数字测图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立项;2024年,徐婷主持辽宁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测绘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特色育人模式与评价体系研究》。

图3.立项证书

(二)信息化教学助力新教学模式

2021年11月,数字测图基础课程被评为校级线上一流课程。2022年10月,基于本课程制作的微课《测山川之形,绘地岳之貌》获第二十六届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

图4. 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创新型人才

依托本专业成立的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测绘与导航协会,协会以“求知、创新、奉献、协作、共赢”为活动宗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现了测绘工程专业的活力与能力,近3年,协会获得多项荣誉称号。课程团队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年会等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主持人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指导教师2次”;团队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依托大创项目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6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理解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5.社团荣誉证书

图6.学科竞赛证书

(四)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三全育人”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思政课程建设要求,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课程团队

(一)课程负责人介绍 

课程负责人徐婷,讲师,测绘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员、讲师;辽宁科技学院优秀党员(2022),五四青年奖状获得者(2023)。近三年,主持省级一流课程1门、辽宁省十四五规划课题1项;指导多项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2022年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0、2024)、2023年辽宁科技学院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图7.课程负责人徐婷

图8.青年岗位先锋人物

(二)课程建设及团队成果

课程团队现已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思政示范课程3门。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省级三等奖1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科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相关论文2篇;课题团队指导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4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3项、校级10余项。

图9.课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