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总体设计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核心课程,本专业大一学生的首门专业课,是帮助学生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内容、基本发展规律的学科专业第一课。教学内容设计以文旅幸福产业新时代使命为主线,通过【旅游中华】-【美好人生】-【美丽中国】-【幸福产业】四个教学知识模块的创新设计,实施线上线下交互体验的闭环教学过程。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为旅游现象,主要包括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点、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组织、旅游业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旅游现象、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及旅游活动各主体之间相互关系、从事旅游行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图1 课程总体设计
(二)课程目标
课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十四五期间将“旅游业建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产业使命,以培养“时代呼唤、国家需要、行业认可的文旅人才”为育人导向,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为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旅游学基本知识体系;掌握旅游活动基本规律,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大要素的基本内容;掌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2.能力目标:紧密对接“文旅融合”战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旅游应用性人才。
3.思政目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开拓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学生爱国爱岗、担当奉献的家国情怀。通过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中国智慧、匠人精神”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旅产业新时代发展前沿动态,树立了“强旅兴旅”使命感,增强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热爱认可。
课程建设历程
2013年我校旅游管理本科首次开设《旅游学概论》课程,该课程2019年-2024年均为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2年获批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旅游学概论》课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改革与成效研究”,2023年获批辽宁省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沉浸式’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从2021年开始课程建设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成效。
课程创新与特色
经过课程团队多年建设,课程已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内容注重前沿性和时代性
课程团队以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整合和优化,增加一些旅游学术研究最新成果、旅游业发展最新动态,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注重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与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突出应用型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二)立德树人引领课程思政改革
融入立德树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政元素,持续完善课程思政素材库,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打造“沉浸式”课程思政。
(三)“互联网+”创新教学方法
利用互联网+手段优化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四)过程考核提升学生获得感
对课前学习、课内讨论、研究性学习、实践调研等过程进行监督,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
课程团队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概论》课程是2022年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孙建竹老师,课程团队成员有杨昳、陆慧、陈丹和王戈4位老师。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负责人孙建竹副教授负责课程教学设计、在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设计;杨昳副教授参与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和教材建设;陆慧教授负责课程架构设计、课程思政研究等;陈丹老师负责比赛组织、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思政设计等;王戈老师负责实践教学研究、网络技术支持。
(一)课程负责人

图2 课程负责人孙建竹
孙建竹,中共党员,副教授,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一线工作,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层次人才,辽宁省文旅厅文旅融合专家库成员,本溪市山城英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曾获得校“教学名师”、“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立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旅游学概论》1项;主持省级教研教改课题5项;参与立项山西省文化厅规划课题1项;山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项;主持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省市级以上课题5项,荣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省级期刊论文5篇。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2篇,CPCI检索3篇,北大核心2篇。为本溪市委市政府采纳资政建议1项,获本溪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
(二)课程建设及团队成果
从2021年开始课程建设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成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1项;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2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参加教师教学大赛校级获奖一二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省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校级教学名师1人、获得校课题教学质量优秀教师2人;指导省级大创项目2项,校级1项。


表1 团队获得教学成果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