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学课程》——省一流课程系列展播㊺

作者: 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结合学校坚持“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立足冶金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质量要求及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设要求。《炼钢学》着力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炼钢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冶炼工艺模拟实训、现场物料展示、冶金设备参观及冶炼规程执行与制定等学习及训练,达到与现场知识紧密联系,强化现场实践学习的效果。从而获得在冶金领域一线生产、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冶金原辅材料生产与应用、冶炼生产技术开发与工艺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优质高附加值冶金产品制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课程总体设计时,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的入手,在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的作风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主体内容,润物无声地增强和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作用,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统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本课程的课程模块设计如图所示。

课程建设历程

《炼钢学》是一门传统课程,由冶金工程学院设立,已培养出为钢铁行业发展贡献的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随着学校的办学定位的变化,“培养冶金一线工程师”的教学目标已被不断更新调整,现《炼钢学》的教学目标为“实践应用能力强,基层一线有作为,发展提高有基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秉承“传统课程不传统”的建设思想,引用先进的OBE教学理念,努力打造冶金金牌课程。

课程创新与特色

(一)OBE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前期冶金工艺启蒙——认识模块、突出冶金工艺实践的课程教学——精进内化模块、拓展式实践教学——拓展模块”为一体的“OBE三维教学模块”教学模式的建立,实现了培养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实践教学

(二)虚拟仿真技术与课程理论有效的融合

通过转炉仿真实训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冶金工艺理论及操作技能,对冶金工艺过程有较深入的理解,对未来岗位进行了较好体验。实现了现场、实践和理论完美融合。

转炉模拟实训

课程团队及成果

炼钢学课程团队现成员包括教授1人、讲师3人。主要成果包括:承担国家级教改“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的《炼钢学》教学改革”1项、省级教改“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1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改论文论文1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大赛获奖5次,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篇,学生授权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