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原理》——省一流课程系列展播㊼

作者: 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轧制原理》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金属轧制成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轧制过程的变形规律和实质的能力;具备轧制过程中的轧制速度、工作辊径和转速等工艺参数以及轧制压力和传动力矩等力能参数的计算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总体设计

本课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立德树人的OBE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相融合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课程总体设计。

13A4E

1 课程总体设计结构图

1ED59

图2 课程教学设计流程图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课程目标:

1.掌握轧制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备轧制过程中轧制道次的确定、轧制速度和工作辊径等工艺参数的计算能力。

2.掌握轧制过程的变形规律和实质,具有应用所学规律去分析、解决金属轧制成形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3.理解轧制过程的基本方程;掌握一些工程近似计算方法,具备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压力和传动力矩等力能参数的计算能力。

课程建设历程

轧制原理课程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1.2013年~2015年,课程团队通过学生就业岗位调研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程能力需求的分析,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

                                                      图3 与企业专家座谈  

10959

                                             图4 用人单位问卷调查

2.2015年~2019年,课程的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跟踪调查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反馈,课程团队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持续的改进,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图5 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

1319C

                                                     图6 与学生进行座谈

    3.2019年至今,在学习通平台自建SPOC课程,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学习通平台上,团队教师制作了教学课件、微课和课程视频,进行了任务库、题库和案例库的建设。学生在线上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的预习、在线讨论和复习;线下教学时,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程讲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的签到、课堂训练、测验、主题讨论等课堂活动






                      图7 超星泛雅SPOC课程建设


                                                        图8 线下课堂

                                                      图9 师生主题研讨

EFD25

        图10 课下辅导答疑

课程创新与特色

(一)教学理念先进

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OBE教学理念。团队教师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将以成果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OBE教学理念始终贯穿课程教学全过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课下(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课上(线下)讲授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将利用翻转课堂进行的课堂讨论法、生产实际分析的案例教学法和进行工程训练的项目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图11 理论与实践结合

                                                       图12 智慧课堂


图14 课程思政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根据现代化企业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能力的需求,轧制原理课程对教学内容和资源进行动态的调整、进行持续的优化,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增加课程思政、创新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价值引领,助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适应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

897F

 图14 课程思政

       

(四)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的创新

轧制原理课程基于OBE的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将考核和评价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工程实践基本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

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课程团队

课程负责人为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朱万军老师,课程团队成员有刘冰、于漫子2位老师。

朱万军,男,副教授,主讲过《轧制原理》、《轧制工艺学》、《连铸连轧》和《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等多门课程。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主持并参加过10余项教改教研项目;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公开出版教材2部;自编校内教材3部。

                                                 课程负责人朱万军照片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负责人朱万军老师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包括课程大纲的制定、教学设计、在线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等。刘冰、于漫子老师参与课程大纲的制定、在线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等。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曹艺、吉宁、肖洋、刘富东、赵苗苗和杨波等老师的大力支持。

《轧制原理》课程获批2022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和辽宁科技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团队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上已完成25个教学视频时长800分钟、26个教学课件、400余道习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开展校级教改教研项目6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项、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微课制作三等奖2项、校级教师大赛三等奖1项


         教改教研论文照片

实用新型专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