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矿井运输与提升》是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面向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及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在课程建设中,团队始终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引领,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依据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设定,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矿井运输提升基本知识,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具备运输提升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改变传统课程缺乏与新工科、数字矿山、“双证书”职业资格标准等有效衔接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力求体现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设置矿井运输提升虚拟仿真演示、竖井提升系统设计、斜井提升系统设计三个实践项目,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二)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本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虚拟仿真演示等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课程基本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学;矿井提升设备、竖井提升、斜井提升 3 个部分,采用原理讲授→案例分析→实践训练三个步骤完成。
课程建设历程
2017 年 5 月,本课程在辽宁科技学院教学网络综合平台建课,并逐步完善和更新教学资源,包含有 PPT 课件、复习题、教学视频、案例库等。作为教学的辅助学习资料,采矿专业 BG151、152 两个班级 54 名学生注册学习。2019 年 3 月,本课程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上传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包含完整的教学 PPT 课件及配套视频,课内测验题、题库、过程考核试题和课后作业等资源。建课以来,教学资源逐年更新完善。除正常教学资源外,还建设并完善了实践案例 PPT 课件及配套视频、行业标准和安全规程、课程思政三个模块的资源。2020-2022年秋季学期,采矿 BG181、采矿 BG191、采矿 BG201学生注册在线学习;在线注册学习的学生,在线签到,线上进行课内测验检查学习效果,学生线上提交作业,线上讨论与反馈等。本课程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实践案例、实物演示及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应用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践为主线的“育—教—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与采矿专业深度融合,建设线上教学课程,在本校应用效果较好,受到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
《矿井运输与提升》于2021年11月认定为校级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11月认定为辽宁省线上一流课程。

图1 案例教学——竖井提升系统演示

图2 案例教学——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系统

图3 案例教学——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系统
课程创新与特色
1、梳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依托专业特色开展思政教育,增强学生对采矿行业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采矿行业职业操守。
2、生产实践案例融入课程,通过提升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整体规划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3、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力求体现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助力专业升级改造。
4、实施过程考核与结课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元性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团队
通过课程改革,团队育人意识和教学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实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一体化目标。
课程团队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篇;主持省级教改教研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校级教研项目2项;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4门、校级1门,获批省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校级4门;主编公开出版教材4部,主编校立项教材2部。近5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4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采矿工程实践作品大赛获奖22项。教师讲课大赛获省级奖8项、国家级奖2项。主持、参加辽宁省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2项。学生到中国黄金集团、成远矿业公司、罕王矿业等单位实习、就业,获得企业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