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学习通数据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物联网、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不仅可为在校本科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也能够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做自学参考资料。课程自在学习通平台开放以来,已服务校内2032人,累计播放量达168万次,学生的累计互动次数713次。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线上课程共 6 章 33 讲,选用《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实验室安全教程》等公开出版教材。教教材内容涵盖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所涉及的消防安全、化学品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以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对于进入实验室人员掌握安全知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课堂消防演练

安全救护知识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课程内容较多且知识点分散,教学团队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编辑,确定以校内实验室实验教学过程为主线,在设计线上课程的框架体系,重点讲解实验室安全相关的重点、难点及核心内容,使同学们在学习网课的同时,也掌握了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具体操作知识点及相关安全条例。课程将线上微课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情境多样,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中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并在适当的章节引入翻转课堂的形式,倡导课程教学中,学生小组内部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救护知识讲座

智慧楼前的消防演练
课程建设历程
《电气类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历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设施的改进等多个方面。随着高校实验室安全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基础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技能开始被引入到电气工程教育中,但通常以较为简单的形式出现,如安全操作规程的介绍和基础的电气安全装置的使用。尽管电气安全研究和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但通过生产实践的实际操作过程,一些基础的电气安全装置和措施得到了研发和应用。同时,我校开始将电气安全知识列为课程内容,电气安全教育开始系统化。大量国外安全管理文献被引进和翻译,促进了电气安全领域的发展。电气安全教育开始被视为安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校电气类专业课程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当前,电气类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安全培训和演练的开展,以及安全文化的建设,都逐步实施。

创伤救护知识讲座

聘亲校外专家讲授心肺复苏知识
课程创新与特色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的特色在于其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首先,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专门针对电气实验室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涵盖了电气安全工程的基础知识和电气安全研究领域的基本原理。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电气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如高压、高电流、强电磁场等特殊环境,提供了专门的安全指导和预防措施,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气事故机理分析、危险辨识与评价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处理方法。其次,课程强调实验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参与到电气安全工程相关的实验中,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电气安全知识的理解。这种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课程不仅包括电气安全知识,还涉及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法规与标准、实验室安全通则及职责、实验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置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综合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安全的各个方面,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消防安全知识

实验室安全操作课
课程团队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线上课程整合了本校教学的优质资源,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特色。课程团队成员由 4 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具有博士学位 1 人、硕士学位 2 人,2 人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历。课程团队工程实践与教学经验都非常丰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也很强,这些对选课学生都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引导作用。本课程将以多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使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更多的需求对象,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实验室安全通识线下课堂

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