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概述


学习通数据 课程教学场所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实现》课程主要面向我校机器人工程、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学生授课,32学时,2学分。课程团队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研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实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团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如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使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学会”的教学效果。课程自在学习通平台开放以来,已服务校内1805人,累计播放量达接近160万次,学生的累计互动次数接近1800次。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实现》是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位课程,课程开设在大三上学期,前期需要具有C语言和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知识,本课程为后期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视频截图 学生操作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轨迹运动的方法,工业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用户坐标系的标定方法、机器人的IO校验方法以及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法熟悉机器人所有指令及语法,能根据工程实际任务,完成程序的编写,并能实现其功能码垛指令及其文件配置、理解码垛文件配置与码垛主程序的关系,理解文件配置在各种特殊应用下的意义;对程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能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对程序进行优化。学完本门课程后,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涉及机器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工程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为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网上课程截图 学生编程效果
课程建设历程
随着国家对机器人技术的重视,2016年我校与新松机器人公司共同成立了新松机器人产业学院,本课程一直伴随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诞生和成长,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课程开课前2学期,学院派主讲教师去东莞固高机器人公司和深圳元创兴机器人公司培训半年,在课程开设前1学期,新松机器人公司又间续来我校给授课团队培训半年之久,课程虽未开设,课程团队已提前1年开设建设。
从2017年至今,课程一直在持续建设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运维技术,课程团队与学生将课程的内容全部做成微课视频,并上传至学习通网站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学生跨越时空来学习,即使学生毕业,仍然可以通过网络学习。


课程微课截图 学生编程作业
课程创新与特色
本课程特色遵循以岗位为点,操作为线: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以下教学特色:一是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学生素质,因材施教。二是结合岗位需求,始终坚持为企业培养实用型岗位人才,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完全还原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岗位要求。
本课程基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特点。课程与行业需求及行业标准挂钩,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及方向。与企业人员共同制定适于发展需求的专业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于一体,明确的将培养目标定位即面向生产岗位,掌握必要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操作基本知识,能够将所学基本知识应用到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领域相关工程问题中去。


教师线下授课 学生课堂操作
课程团队
课程团体教师既有丰富的高校教学经验又有企业实践经历。在课程团队中,2人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主讲教师在深圳机器人公司培训4个月。课程团队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主讲3门省级一课程,主编校企合作教材3部,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大赛1等奖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学生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