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课程思政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主讲教师介绍
刘丽华,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讲本科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其中《C++程序设计》获辽宁省精品课,《Java程序设计》获辽宁省精品课、辽宁省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获批省精品课、省共享课程,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主持《基于移动端的物联网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等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5项、主持《基于Android的高校移动实验随身宝的设计与实现》省级规划课题12项,主编出版《Java程序设计》(上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C++程序设计及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传感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Java Web程序设计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规划教材6部。

课程介绍
Java程序设计物联网工程专业主干课,2012年获校课程竞赛一等奖,2014校本科精品课程,2021年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讲授Java程序设计语法规则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同时通过编程实例、项目讲解培养学生的编程及项目开发能力,利用项目任务驱动提升学生能力,从项目发布、实施,到答辩,全过程人人参与,课程目标开始就从一个高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素养,最终达到物联网软件设计工程师的水平,为学生今后从事物联网软件开发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其他多门后续课程的前导课程,它与程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智能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项目实训等课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软件设计体系,课程考核将项目完成的成绩和问题讨论情况纳入过程考核成绩,形成学习过程全程考核。
思政育人目标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Java程序设计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 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课程的教学中,将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相互渗透,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领,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设计思路
案例1:循环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1、让学生了解 Java 程序开发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有机融入“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和软件行业法律法规等思政元素
2、培养学生规范的编码习惯,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和软件工匠精神,培育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


案例2:选择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1.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深刻理解Java作为重要的编程语言对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投身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使命感与责任心。
2.在培育基本素养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增强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和全局观。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诚信友善的基本素养。
3.在培育职业素养方面,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帮助学生理解实践的重要性。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学生以辩证的思维理解、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系统性思维能力。

教学成果与成效
通过理论知识点所隐含的专业价值观的阐述,引导大学生将对专业的领悟从认知认同上升至情感和行为认同,并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与岗位,将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发挥潜力求真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Java课程思政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因此修订教学大纲,更好的将思政融入课程中,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依据教学大纲,在课程思政与Java专业教学的融合下修订、完善全部教学资料, 完成课程思政特点的新教案及课件。
课堂中理论知识讲授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体,教案为教学辅助工具,修订、完善课件与教案内容,使课程里有“思政内容”,学生不感觉到唐突;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却无被“说教感”,因情感共鸣,而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2、形成Java程序设计特色课堂,课堂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完善典型案例素材,培养创新精神。
在Java程序设计形成“卓、新、广、微”程序设计特色课堂,使得学生认识到设计思想用代码来实现,归根结底是要编写代码,也就是实践。也就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同时尽量避免复制粘贴别人的代码,要求同学们独立编写代码,做诚实守信的人,在小组评价与讨论环节: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充分体现言论自由、客观公正,通过小组成员互评,发挥团结互助精神,实现卓越课堂教授,创新教学手段,广采教学资源,精微个性培养。创新考核方式:通过调整考核方式,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核学生,更真实、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引领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将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融入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情感认同,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实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1)完成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熟悉Java 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操作与编程技术能力;
熟悉常用的IDE开发工具,掌握软件 的编辑、编译、运行和调试技术能力;
洞悉行业发展方向,掌握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与突破。
(2)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算法模型、文化内涵以及价值观
通过软件项目程序的编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大国工匠精神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担当意识、开阔学术眼界,真正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3)达到素质培养目标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 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能力
语言、社交和沟通能力;
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素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表达,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具体鲜活的工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在国家级《教育学文摘》发表论文《Java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并且2023年9月辽宁工人日报报道了教学改革的成果

教学反思
1、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激发爱国情怀,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家国使命感,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创新等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同时,我们通过介绍一些成功的IT企业家和技术专家的事迹,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家国使命感。
2、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获取灵感,通过跨界整合来解决问题。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编程比赛和创新大赛,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