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评建办将持续推出审核评估巡礼系列活动,现开展课程思政系列展播专题,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成果。

主讲教师介绍
崔巍,硕士,辽宁科技学院外语学院教师,公外一教研室主任。主讲大学英语(1-4)、科技外语、大学英语四级强化等课程;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部,省级教研立项2项,校级教研教改立项10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项。

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了解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和文化、前沿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培养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而且为学生知识创新、潜能发挥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1)》是一年级上学期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必修课,它是为学生今后能顺利进行《大学英语(2)》的学习做准备。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资源。
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教学目标相融合,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渗透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和思考的积极性,在开放、和谐、可持续的环境中真正实现德行提升和全面发展。通过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外语能力融为一体,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基于OBE+POA 教学理念,将OBE 教育理念用于宏观层面的设计指导,POA教学法用于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教学将驱动、促成、评价环环相扣,遵循从输入到输出,即文本学习、技能训练、文本产出、文本评价的顺序,逐步达成内容与语言能力目标、写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目标、环环相扣地将课程思政要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最终达成价值引领与塑造目标。

下面结合第四单元 Let's Go 进行具体说明:
1.第一次课
个人旅游体验(Read to enlighten)

2.第二次课
家乡旅游推广(Read to create)

教学成果与成效
一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体系
本单元创建了“一中心、二融合、三落实、四抓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体系,旨在通过坚持“学、思、用贯通”,做到“知、信、行统一”,通过递进式、多层次、立体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成效,成功推动了学习成果落地生根。
二、 “双向融合、三维协同”思政育人模式
“双向融合”是指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三维协同”是指课前、课中和课后,结合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 “学思用一体化”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内容践行了以读促学、以读促思、以读促用的递进过程,贯穿了“做中教,做中学”的“学思用一体化”设计思路,通过课前导学、导思、导用,课中教学、教思、教用;课后固学,固思,固用,践行了初步认知,内化吸收和巩固提升的递进式教学认知过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在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任务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英语表达能力,自信心不足。教师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同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课堂参与度。